2007年9月20日星期四

人民币像今日的欧元,将成亚元

消息来源:星岛网

“欧元之父”蒙代尔表示,中国是目前亚洲区内最举足轻重的经济体,因此人民币很有条件成为“亚元”。蒙代尔认为,亚洲将来若出现一种共同的货币,像今日的欧元,将是一件大好事。他认为,人民币很有条件成为这种“亚元”,但最大对手是日元,因为日本目前的经济实力还是在中国之上。

人民币将成亚元

  据中评社报道,蒙代尔日前在香港理工大学出席 “工商管理博士课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论坛”,与另外两位诺奖大师议论中国以至世界经济大局。蒙代尔解释,目前亚洲区内货币种类太多,有碍经贸互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相邻国家货币统一将是大势所趋。因此,一种“亚元”的出现,将有利亚洲全体国家的经济发展。

  蒙代尔表示,人民币很有条件成为“亚元”,因为中国是目前亚洲区内最举足轻重的经济体系,而且发展速度也处于最前列,在往后的影响力只会有增无减。他说,人民币的最大对手是日元,因为日本目前的经济实力还是在中国之上。

  蒙代尔补充,中国若要成为“亚元”,首先是要变成一种真正的国际货币,即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兑换和流通;其次是要增加中国和日本经济体系的融合度。蒙代尔认为,中日是亚洲最强的两个经济体,它们之间的经贸互动还不够畅顺,这将不利于“亚元”的实施。

  那么,这种“亚元”何时会出现?蒙代尔说,他在1969年提出“欧元”理论,自己认为无懈可击,一旦向各国领导人推销,估计三星期内就可以达成政治共识,让“欧元”实施。想不到,“欧元”最终要在三十年后才正式面世。蒙代尔说,“政治共识”原来并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背后牵涉许多矛盾和角力。他说,目前亚洲开发银行在货币统一的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最终能否实行,还是要视乎区内各强国的意愿,包括中、日、印等。他估计,距离“亚元”正成面世,大概还需要三十年的时间。

  蒙代尔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教授,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的首创者,被誉为“欧元之父”,于199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多年来,他先后担任过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高级顾问。作为金融专家,他对中国的经济金融改革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三诺奖得主看好中国经济

  三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今日聚集香江,议论中国以至世界经济大势。三位大师以不同方式“唱好”中国经济:看好中国的经济前景;肯定中国崛起对于全球经济的贡献;赞扬中国采取了正确的货币汇率政策。蒙代尔和以博弈论应用摘下2005年桂冠的谢林和创建了自然失业率理论的2006年得主费尔普斯。无独有偶,三位学者都是来自美国。

  蒙代尔开宗明义指出,中国的崛起毫无疑问是本世纪初最重要的大事,在崛起的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此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许多磨擦,当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于美国联储局主席伯南克多次批评人民币升值步伐过慢,导致中国积累庞大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将造成中国以至世界经济的扭曲,蒙代尔表示不能认同。他说,纵观历史,一国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积累,从来都是由自身的经济增长带动的。他举例说,在1925年,当时增长强劲的美国持有了全球超过50%的黄金储备,直至1950年,更增加至70%。如今经济增长火车头的角色落在中国身上,其外汇储备的庞大,也是理所固然。

  蒙代尔说,自 2005年7月起,人民币的汇率保持平稳上涨势头,不单稳定了中国自身的经济局面,更有利于借着相对廉价的出口货品平抑了美国的通涨问题。由于中国和美国分别占有全球经济的5%和30%,它们又与其它经济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保持人民币的平稳,就等于稳定了全球的经济大局。最后,蒙代尔肯定的说,中国的货币政策是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0 Comments:

Goog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