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9日星期日

高氏族譜总序

[文字照登,打字时还注意到文字格式,标点为新加。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中華民國十六年五月中浣重修
十六世登鰲、十七世榮賓、十八世福辰、十八世福元、十九世履成、二十世昶著、二十二世貞賢
會首:十七世榮親、十八是世福臨、十九世履福、十九世履欽

清邑城東高家樓高氏族譜序

嘗讀十世再縱堂、庠生【諱】瀚所作祖榮墓碑有云:始祖【諱】九,山西平陽府洪同縣黃耄藕絲村人也,於大明洪武時奉遷徙玆。披雲露、嶄荊棘而遂家於斯焉。越二世而曾孫,得於預書香其后,或同時髮科,或繼世連芳,子姓繁庶,前后兩村不下百十餘家。惟天派不一,繼繼繩繩、連綿如瓜瓞, 遷居他里者,近有辛庒集、天云寺、董堌村、王毛店等處,外縣則有廣平、張村寺、開州石頭、觀邑、百家寨、河南白楊縣。此自明時而已。然矣至今,又有遷居英林里、楚家村、僕州高寺村、陳家、馬場村、范縣北関、觀城、屯裡與張家樓村。藉非始祖積德累仁,烏能如此繁衍哉?然自始祖以來、二十一世五百餘年,獨於家譜未之修焉,不誠一大憾事乎?雖有五世祖古坡公立一世係碑文,上自始祖下至七世,條分縷析,但未載遷居者自幾世、遷出者為何人。況七世以下之祖先,獨予東墳與西墳有碑文可考,神主可凴者尚能挨次詳述、接連以至於今。其餘墓無碑文、家無神主、沒沒無稱者又何可勝道且也!世遠年湮,切近者尚有支派難分之勢;山高水長,遷居者能無命名雷同之嫌?予謂族譜再若不修,則數傳之後,不但無以分支派,亦且無以論輩次;荒今滅古,不愈見笑於大方哉!嗣后自十六世始,排選二十吉利字樣,以為後世命名之據;載於家譜之上,俾合族老幼家喻戶曉,庶幾見麵時一問輩、居某字,則知尊卑長幼焉。敦宗睦族不盡,始於此乎。
十六世監貢生登高撰文
十九世邑庠生向辰敬書
十 八 世 福 貞 重 書
(十六世)(十七世)(十八世)(十九世)(二十世),(二十一世)(二十二世)(二十三世)(二十四世)(二十五世);
(二十六世)(二十七世)(二十八世)(二十九世)(三十世),(三十一世)(三十二世)(三十三世)(三十四世)(三十五世)。

0 Comments:

Goog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