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30日星期一

太原王氏族谱序(文字照登。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太原王氏創修譜序

嘗闻木必有本也,而葉斯茂;水必有源也,而流不息……王氏始祖於洪武年间,昆仲二人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山東觀城县之東北隅,長言祖公配赵氏,生子一,失諱,占籍於沙村;次言礼公配李氏,生子二:一居王坊;一居王店。历年久远,不識長幼之序。王坊之東南隅現有言礼公之墓,周圍五畝。根据祖墓考查,失諱八世。尤不得不言者,祖塋豎有墓碑,方係來禎、兴林、兴詩、兴淵、廷瑞、廷章、廷钦諸公,豎立历有多年,世次不詳。惟知來禎公為十二世,其餘不識。究系何世未能列入譜內,此先人之不幸,亦後世之不慎也。自迁觀以後,不数十年由王店徙東理直一枝,俟明末清初大望公又由理直居濮陽县東南荒庒村,复有濮陽東南湯庒、杜家庒、垻王集三村,俱徙王坊迁出。究系何世,無可稽考。諸村均係同宗,历代五百余載,向無創修族譜。王坊諸村既不可考,而荒庒等村亦不足徴。譜若不修,八村雖系同族,而世次难分。今世不知为同宗,何以示來世乎?故因其所記忆者而实錄之,非敢忘厥先人也。盖以傳信不敢傳疑之意歟。是以為序而誌之。

生員馮松府 序
中華人民共和国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 日

太原王氏繼修譜序(文本节选)

回顾当年,嘗游晋南,曾亲赴洪洞,瞻仰圣迹,方知迁民概要。素闻俗傳,略有謬誤。忆及迁民史略,概述於後,使族人略知迁民緣故。

忆昔年青嘗游晋 洪洞城北古迹寻
汾河岸边謁聖寺 寺庙東側有槐蔭
古寺之中豎方碑 拜讀碑文忆犹新
尽道洪武迁民事 傳闻有訛史文真
元朝鞑虜侵中华 殘暴統治万民憤
諸路英雄揭竿起 驅逐異族動兵刃
中原兵家必爭地 屡遭兵劫人烟稀
伯溫巧施月餅計 杀怒鞑兵滅漢人
大肆杀戮絕人情 张王李赵刘五姓
一人不留杀幹凈 五姓被坑外姓逃
白骨蔽野地失耕
元璋灭元稱明帝 中原荒蕪少百姓
自古國以民為本 太祖迁民勸農耕
其时山西駐名將 治理有方益农桑
更兼山髙关防固 未遭兵劫人丁昌
迁民必從人多處 拟從山西徙中原
晋人东移從数县 俱到洪洞來集中
國家发给安家粮 集中受訓领文凭
迁徙地广及江淮 冀魯豫皖苏数省
东去登程离家日 長幼回顾乡土情
此去祖孙隔千里 同根異处相見稀
越走越远不見家 惟見古槐棲神鴉
每棵树上几个窠 烏巢都有篩子大
長者囑幼記老家 啓程老鴰窠底下
老鴰窠下是老家 世代相传成佳話
方碑亦記槐荫史 盛在汉(?)代更堪誇
彼時古槐甚髙大 荫蔽数畝庇萬家
今世得見几棵槐 俱是老槐根上髮

二十一世孫 守朝 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一九八二年 花月

0 Comments:

Goog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