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3年第19期
人际网络:鸟瞰世界历史(The Human Web:A Bird's-Eye View of World History)》;作者:J.R.麦克内尔(J.R. McNeill)和威廉.麦克内尔(William H. McNeill); 出版社:W.W.诺顿(W.W. Norton): 共350页, 价格:US$ 27.95
至少在“父子兵”作家,威廉.麦克内尔和J.R.麦克内尔,眼中,现在无所不在的国际互联网(World Wide Web)并非将全球人类连接起来的第一个网络。可能第一个这样的网络是语言,人类以此给各种物体,包括自己,取名定性,建立一个意义统一而彼此都明了的世界,从而使人类之间能够更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无阻碍地彼此沟通。
麦克内尔父子的书视野宽阔,引导我们去了解我们“还象猿猴的祖先”尝试性的第一步,四百万年前的非洲无树大草原,到我们现今复杂的全球通讯、商业和冲突网络。农业、宗教、贸易和征服只是麦克内尔父子回顾的建造人类网络力量的一小部分。
威廉.麦克内尔是芝加哥大学的荣誉教授,曾著有《西方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West)》和《瘟疫和人(Plagues and Peoples)》。他的儿子J.R.麦克内尔是乔治城大学的环境史学家,曾著有《太阳之下新鲜之事(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他们想在350页内让读者对人类历史,包括环境史,社会史,军事史,经济史,经济和技术发展史,宗教、疾病、交通和通讯历史,一目了然,作为作者的雄心之大让人叹为观止。
虽然他们所讲述的内容极为复杂,本书的宗旨相对简单。麦克内尔父子想说的是,人类历史压倒一切的倾向是组成更大更复杂的相互连接的架构。虽然偶然的挫败和反复比比皆是,但是这些大而复杂的架构最终会压倒更小的、更孤立的人类连接模式,因为它们帮助加强财富的积累和发明革新。
这两位作者避免形而上学或宗教宿命式的猜测,将重点放在实际而有性的过程的展现。他们脚踏实地的解释方式让本书既具可读性,又具有学术深度和广度。读者可以在书中找到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努力到当今具有紧迫性的全球变暖问题。
在非洲起源的生物种类是如何适应各种不同的气候和地形?为什么曾经以捕猎采集为生的早期人类(hunter-gatherers)最后定居下来种植小麦、大米或高粱?麦克内尔父子的回答是:工具的发明,人类学会用火,发展语言首先帮助了人类适应自然。第二个原因是人类情不自禁的生产食品的向往和能力。
作者讨论了万物有灵论(animism),多神教(polytheism)和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传播,灌溉,传染疾病,新旧大陆植物种类的交换等等。 在向读者介绍人类无限复杂的历史同时,作者在尽力阐明一种观察问题的角度,希望读者掌握人类发展的大图景。当然大图景经常并不美好。在鸟瞰人类历史时,象莎士比亚、高斯或者贝多芬之类的奇才被忽略不计了,米开朗琪罗和里奥那多.达芬奇在书中只是被当作军事防御工事的设计师来介绍。在本书中,人类历史不仅是一个通讯、商业和民用机构网络不断扩展的故事,也是一部越来越致命的军事技术发展的故事。而作者并不讳言这两者交叉混合的发展过程。他们说,人类历史时我们合作能力的结果,也是我们对竞争,包括敌对和战争,嗜好的产物。
“权利当然来源于道德权威、魅力、财富和其他方面。但是经常说到底,它来源于武力和使用武力的威胁,”麦克内尔说。
书中有一些倾向让人忐忑不安,那就是似乎这两位作者认定更大的社会不平等是发展的自然结果。当然这如果在史前社会是真理,因为猎人-果实采集者比在国王或教士统治之下的农耕社会要更具个人主义倾向。但是麦克内尔也拿出了一些同以上结论相反的例子,比如在古希腊城邦(polis)的发展。当城市、贸易和人口增长,穷富差距拉大,“统治精英和赤贫的纳税和纳租者的两极分化从此出现。 但是希腊人发明了一种新的管理机制-城邦-结合了关于‘正义’的老观念和保护自己、抵抗外敌进攻的新思路。”被选举的地方行政官代替了教士和皇帝。公民(当时只是男性)可以参与政府的管理。
“通过转换到集体英雄的角色,城邦,至少是在斯巴达和雅典,吸引了公民对政府付出压倒一切的忠诚之心。 血亲团体、宗教势力、经济行为,所有其他一切都变成(影响公民的)次要因素。”同样的,在文艺复兴的欧洲(Renaissance Europe ),城市能够形成自我管理的机制,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家族纽带的弱化,这一点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同一时期的穆斯林社会或是中国社会难以发展“城邦”观念。以作者看来,中国社会的企业当时主要被家族管理,使得“难以信任外人”的思想主导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文化。
什么使得欧洲人公民之间,而非家族成员之间,更相互信任?麦克内尔父子解释说这是因为西欧、北欧广泛存在的困难(重)耕耘使得使得家族之间更合作。他们写道,“在这些部分的欧洲人在耕耘合作的模板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时,学会了遵守规则,排队分先后,总体上来讲比彼此更相互信任。而在单独家庭更独立地耕耘自己土地的社会,人们往往更不信任自己的邻居。”
这本书无疑带给社会民主化发展中的中国读者一些思考,那就是如何建立“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如何增强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如何促使人更尊重游戏规则而非时机一到就投机取巧,为自己和家人谋福利。不管读者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本书使得我们重新思考曾经被广为赞颂的东亚社会的“家庭观念(family values)”。在麦克内尔父子看来,如果家庭或是部落成为建造社会的方砖,那么这一社会难免会因为没有能力看到自己疆界之外的世界而自我隔绝,从而困难走向世界,加入一个更为广大的人类网络。
0 Comments:
发表评论